南海的归属问题涉及历史、法律和现实的多重维度,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南海的地理范围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北接台湾岛,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邻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是全球第三大边缘海。
二、南海的法律地位
-
领海与专属经济区
南海并非公海,而是中国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为基线向海延伸12海里(约372公里),专属经济区为领海外200海里(约6090公里),均属于中国领土。
-
历史与法律依据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并开发南海,古代文献如《史记》已有记载。1946年,中国曾正式划定南海11段线,后因历史原因调整为9段线,2022年恢复为11段线,均得到国际公认。
三、争议与现实管理
尽管历史和法律均支持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但部分国家仍存在争议,主要涉及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中国通过持续巡航、建设岛礁设施等方式维护主权,并与邻国开展对话协商。
四、总结
南海是中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具有以下特点:
-
领土属性 :包含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及280多个岛屿岩礁;
-
管理范围 :领海210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覆盖更广区域;
-
历史依据 :古代文献和现代划线均支持中国主权。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同时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与资源开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