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河南出现大规模降雪天气,部分网友质疑“雪是人工降雪”或“假雪”。对此,河南省气象部门及中国天气网多次作出澄清,主要回应如下:
-
降雪性质
此次降雪是自然降雪与人工增雪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假雪”。人工增雪仅是在自然降雪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增加雪量,其品质与自然雪完全相同。官方强调“人工增雪”与“人工降雪”存在本质区别,前者需依赖自然条件,无法凭空造雪。 -
实施条件
人工增雪需满足特定气象条件:- 云层厚度需超过2000米,且为0℃以下的“冷云”;
- 云中需含充足水汽和过冷水珠,但冰晶浓度不足;
- 需配合自然降雪过程进行催化剂播撒,促使云滴凝结增大。
-
作用与目的
人工增雪主要服务于生态和农业需求:- 净化空气,降低污染;
- 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冬季干旱;
- 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
技术原理
通过向云层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增加云中冰晶浓度,加速水汽凝结成雪。此过程仅对自然降雪起辅助作用,无法改变降雪本质。
官方同时回应,人工增雪使用的催化剂为生态安全物质(如干冰、液氮),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次事件也引发公众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关注,气象部门借此普及了相关科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