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以来,我国经历了多轮强冷空气活动,以下为综合梳理的冷空气动态及影响:
一、1月冷空气活动
-
首场寒潮影响全国
- 1月20日起,全国遭遇2025年首场强冷空气,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下降8~12℃,局地超14℃。
- 天津、北京等地出现大风降温,周末(25-26日)天津迎来降雪,气温跌破0℃。
- 南方前期持续干旱,广东、广西等地干旱加剧,冷空气虽带来降温,但未显著缓解旱情。
-
寒潮叠加极端低温
- 1月下旬,西北、华北西部、西南北部等地降温幅度显著,局地低温达-40℃以下(如内蒙古图里河-42.8℃)。
- 重庆、湖南、江西等地出现大雾和雨雪天气,重庆北部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二、2月冷空气持续活跃
-
拉尼娜效应与冷冬特征
- 2月全国气温普遍偏低,南北多地较常年同期低1~2℃,局地2℃以上,伴随超长阴雨雪天气。
- 拉尼娜现象持续发威,冷空气活跃程度符合其气候特征,导致2月冷感明显。
-
春运期间冷空气影响
- 2月16-17日,内蒙古、东北、华北北部等地降温4~6℃,局地超8℃,并伴有大风天气。
- 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出现小到中雨,华北北部局地阵风达8~9级。
-
极地涡旋南下加剧严寒
- 2月初,北极涡旋携极寒空气南下,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气温骤降至-35℃以下,哈尔滨出现-30.7℃低温。
- 寒潮蓝色预警覆盖华北、黄淮等地,降温幅度超预期,南方部分地区再现降雪。
三、当前冷空气趋势(截至3月27日)
- 暂无3月强冷空气报告:根据现有信息,2025年1-2月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强度大,但3月以来未监测到新的强冷空气动态[1-8]。
- 气候背景分析: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年内极端天气波动,需持续关注后续气象预警。
建议:春季气温波动仍较大,建议公众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实时天气预报,防范倒春寒等突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