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初步形式审查
- 国家医保局会对企业申报的药品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判断其是否符合当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的完整性。
-
专家评审阶段
- 综合组评审:结合企业的申报情况具体分析,建立评审药品数据库,论证并确定评审技术要点,组织评审专家参照评审指标对药品进行综合评审,构成拟直接调入、拟可以调出、拟调整限定支付范围等药品的建议名单。
- 专业组评审:组织专家参照评审指标对药品进行论证和评价。对于拟谈判药品,需要论证确定其谈判主规格、参照药品和限定支付范围。
- 综合组论证:对专业组专家意见进行论证,确定直接新增调入、谈判新增调入、直接调出等方面的药品名单,并向申报企业反馈专家评审结果。
-
谈判阶段
- 国家医保局会修订完善谈判药品提交资料模板,关注拟纳入谈判的药品,征求相关企业意向并根据企业意向,组织其按要求提交谈判材料。
- 组织测算专家通过基金测算等方法开展评估,并积极提出评估意见。加强沟通交流,建立专家与企业的沟通机制,及时回应企业意见建议及诉求,面对面沟通解决评估中遇到的问题。
- 专家根据评估意见与企业开展现场谈判,确定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同步明确管理政策。
-
公布结果阶段
- 将谈判成功的药品名单等信息对外公布,正式纳入医保目录。
总的来说,药品要进入医保目录需经过多环节筛选与评定,整个过程严谨且规范,旨在确保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能切实惠及广大参保患者,在保障民众健康福祉的同时,也推动医药行业朝着更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