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做病理检查是确诊结节性质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关于这一过程的详细说明:
1. 病理检查的重要性
病理检查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结节组织或细胞,可以明确结节的性质,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根据相关资料,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但恶性结节(如甲状腺癌)也需要尽早发现和治疗。
2. 病理检查的方法
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细针穿刺活检(FNAB)
- 操作流程:
- 术前准备:通过甲状腺彩超确定结节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
- 穿刺过程:在局部消毒和铺巾后,医生使用细针穿刺结节,通过负压抽取少量细胞或组织。
- 术后观察:穿刺完成后需观察10-30分钟,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 特点: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大多数患者。
(2)手术切除活检
- 适用情况:当结节较大或疑似恶性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并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
3.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 影像学检查:在穿刺活检前,通常需要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以明确结节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 实验室检测:必要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TSH、FT4、FT3),帮助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
4.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 观察与随访: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或感染,并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监测结节变化。
- 饮食与生活习惯:
- 避免颈部受压。
- 根据病情调整碘摄入量,保持均衡饮食。
- 心理调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因焦虑情绪影响内分泌系统。
5. 常见问题与解答
- 甲状腺结节癌变风险:大多数良性结节不会癌变,恶性结节中乳头状癌占比最高(80%-90%),其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
- 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确诊为恶性结节后,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并可能辅以碘-131治疗或靶向药物。
6. 权威指南参考
根据《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23版》,穿刺活检是评估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方法,其适应证和操作规范已得到明确。
如果您有甲状腺结节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