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时间节点和变化:
-
绥化专区时期
- 1956年:成立绥化专区,下辖绥化、北安、海伦、望奎、德都、铁力、庆安、绥棱、呼兰、巴彦、兰西、通河、木兰等13个县。
- 1958年:撤销绥化专区,原下辖的13个县中,9个县划归松花江专区,其余4个县划归嫩江专区和哈尔滨市管辖。
- 1965年:松花江专区更名为绥化专区,下辖绥化、海伦、望奎、青冈、明水、安达、肇源、肇州、肇东、兰西、绥棱、庆安、铁力等13个县。
- 1970年:铁力县划归伊春地区管辖,此时绥化地区下辖12个县。
-
绥化地区时期
- 1979年:撤销绥化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置绥化地区行政公署,辖绥化、肇东、安达、海伦、肇州、明水、望奎、庆安、绥棱、兰西、肇源、青冈等12县。
- 1982年:撤绥化县设县级绥化市。
- 1984年:撤安达县设县级安达市。
- 1986年:撤肇东县设县级肇东市。
- 1989年:撤海伦县设县级海伦市。
- 1992年:肇州、肇源2县划归大庆市管辖,此时绥化地区下辖4个县级市(绥化市、安达市、肇东市、海伦市)和6个县(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明水县、庆安县、绥棱县)。
-
绥化地级市时期
- 1999年:撤销绥化地区,设立地级绥化市,同时撤销县级绥化市,设立北林区;撤销安达市,设立县级安达市,由黑龙江省直辖。至此,绥化地区完成了从专区到地区再到地级市的演变过程,形成了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
绥化地区的行政区划变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多个层级和多次调整。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中国地方治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也体现了绥化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