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陵水县下辖多个乡镇,这些乡镇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各有特色。以下是对陵水县下辖乡镇的详细介绍。
乡镇名称
主要乡镇
- 椰林镇:陵水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约9.6万,主要由汉族和黎族组成。
- 新村镇:以“三产融合”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 英州镇: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西部南沿海,交通便利,以农产品为主。
- 本号镇:位于陵水县西北部,国家森林公园——吊罗山脚下,自然资源丰富。
- 光坡镇: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部,东临大海,农业和旅游业较为发达。
- 三才镇:北接陵城,南靠新村镇,交通便利,工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
- 黎安镇:位于陵水县东南部,东南临南海,旅游业和渔业较为发达。
- 隆广镇:位于陵水的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农业和工业较为发达。
- 文罗镇:以原邦文村和鹦哥罗村的“文”和“罗”字命名,农业和旅游业较为发达。
- 提蒙乡:位于陵水县西北部,北邻保亭县什玲镇,南邻隆广镇,自然资源丰富。
- 群英乡:位于陵水县西北部,东邻国营南平农场,西邻保亭县六弓乡,旅游业和农业较为发达。
其他乡镇
- 南平农场和岭门农场:两个国营农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林业管理。
- 吊罗山林业局:省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乡镇人口
总人口
截至2023年末,陵水县户籍人口为38.62万人,常住人口为38.20万人。
乡镇人口分布
- 椰林镇:约9.6万人。
- 新村镇:约3.33万人。
- 英州镇:约4.93万人。
- 本号镇:约3.01万人。
- 光坡镇:约3.77万人。
- 三才镇:约1.75万人。
- 黎安镇:约1.87万人。
- 隆广镇:约2.06万人。
- 文罗镇:约1.52万人。
- 提蒙乡:约1.78万人。
- 群英乡:约1.95万人。
乡镇经济
主要产业
- 新村镇: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别是菜篮子工程和电商营销。
- 英州镇:以农产品为主,重点发展热带作物和旅游业。
- 本号镇: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林业和旅游业。
- 光坡镇:农业和旅游业较为发达,特别是红树林保护和研学活动。
- 黎安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滨海旅游业和渔业。
经济发展案例
- 新村镇:通过“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
- 光坡镇:通过红树林保护和研学活动,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发展。
乡镇教育
主要学校
- 陵水中学:陵水县的主要中学,负责全县的教育教学工作。
- 华中师范大学黎安滨海学校:位于黎安镇,是一所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学校。
教育项目
-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项目:通过智慧化教学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全县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专业能力。
- 护苗行动: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提升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
乡镇医疗
主要医疗机构
- 陵水县人民医院:负责全县的医疗服务,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乡镇卫生院:如光坡卫生院和提蒙卫生院,设有专病门诊,提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项目
-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通过5G远程诊断和远程监护等技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专病门诊建设:针对常见病开设专病门诊,邀请专家定期坐诊,提升乡镇诊疗水平。
乡镇旅游
主要景点
- 疍家博物馆:国内首个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新村镇,展示了疍家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
- 南湾猴岛:位于新村镇,是一个以猕猴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
- 红树林湿地公园:位于新村镇,是国内罕见的集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一体的复合湿地。
旅游项目
- 疍家渔排:新村镇的疍家渔排是海南疍家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疍家部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疍家风情游。
- 红树林生态保护研学活动:游客可以参与红树林生态保护研学活动,亲手制作海洋手工艺品等。
海南省陵水县下辖多个乡镇,这些乡镇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各有特色。通过“三产融合”模式、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陵水县的乡镇在乡村振兴、教育提升、医疗服务和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南省陵水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海南省陵水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旅游景点:
-
分界洲岛:被誉为“小马尔代夫”,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水质优良,海底生物丰富。
-
南湾猴岛:中国唯一的中华猕猴自然保护区,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猕猴的生活习性。
-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海南东部规模最大的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和美丽的瀑布。
-
香水湾:以洁白细腻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著称,是冲浪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
清水湾:以其清澈的海水和宁静的沙滩吸引游客,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
椰子岛:保持原始状态的海上桃源,百年椰子树让人心旷神怡。
-
土福湾:与亚龙湾比肩的姐妹湾,拥抱宁静美。
-
水口庙:当地人祈求平安的庙宇,拥有壮丽的海景。
-
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集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一体的潟湖海岸复合湿地,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
疍家渔排:体验疍家文化的好地方,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地道的疍家美食。
海南省陵水县的气候条件是怎样的?
海南省陵水县的气候条件属于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
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约为25.2℃,冬季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夏季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5℃,气候温暖舒适。
-
干湿季分明: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10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以上,而冬春季节相对干燥。
-
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可达2500小时以上,阳光充沛,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
-
四季常青: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陵水县植被茂盛,四季常绿,是一个天然的温室。
-
台风影响:受岛屿性季风的影响,陵水县平均每年会受到3至5次台风的袭击,最大风力可达12级。
海南省陵水县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成功案例?
海南省陵水县在乡村振兴方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案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措施和案例:
具体措施
-
党建引领与组织振兴:
-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通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鼓励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
产业振兴:
- 特色农业品牌建设: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圣女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政府引导农户成立合作社,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 三产融合: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例如,新村镇通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
生态振兴:
- 推行“三长共治”(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联动协调机制,健全生态管护体系,常态开展山水田园系统巡护。
-
文化振兴:
- 深耕黎族文化底蕴,开展黎歌、黎锦、黎陶等非遗传承展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人才振兴:
- 吸引返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等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成功案例
-
英州大拥村:
- 依托冷泉资源,打造“五美”大拥和美乡村,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文旅融合、生态富民的振兴新路。大拥村通过生态旅游和文化体验项目,带动了村民就业和村集体收入增加。
-
远景村:
- 通过土地整治、机械化耕作、科技创新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远景村成立了村办公司,聚焦土地托管和农事服务,提升了种粮效率和收益,带动了村民增收。
-
五星村:
- 通过发展芒果产业,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转变。五星村的芒果种植面积达到2800余亩,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同时,五星村还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