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指标是评估水质状况、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依据。根据检测目的和应用场景,水质指标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物理指标
-
色度
表示水的颜色深浅,饮用水标准规定色度≤15度(铂钴色度标准),超过可能影响美观或暗示污染。
-
浊度
反映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含量,影响水的透明度。标准要求浑浊度降低至肉眼不可见。
-
溶解氧(DO)
衡量水中溶解氧量,反映水体自净能力和污染程度,对水生生物生存至关重要。
-
电导率
表示水中离子浓度,间接反映水中矿物质含量,影响水的导电性。
-
总硬度
测量钙、镁等无机盐含量,影响水的口感和管道结垢。
二、化学指标
-
pH值
酸碱度指标,正常范围6.5-8.5,过酸或过碱可能腐蚀管道或影响口感。
-
化学需氧量(COD)
衡量有机污染物含量,值越高表示污染越严重,是评价水体净化效果的关键指标。
-
氨氮
氨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氮、磷同测可评估富营养化风险。
-
总磷
与氮共同作用引发富营养化,标准通常≤10mg/L。
-
重金属
如铅、汞、镉等,需控制在极低水平(如铅≤0.01mg/L),长期超标危害健康。
三、微生物指标
-
菌落总数
每100mL水样≤100CFU,反映水体受微生物污染程度。
-
总大肠菌群
每100mL水样≤30CFU,是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
耐热大肠菌群
每100mL水样≤10CFU,进一步评估粪便污染风险。
四、毒理学指标
检测水中的砷、镉、铬等有害物质,标准通常≤0.01mg/L,防止慢性中毒。
五、放射性指标
检测总α、β放射性,确保饮用水无放射性污染。
六、其他特殊指标
-
余氯 :加氯消毒后残留量,需维持≥0.3mg/L以保证杀菌效果。
-
电导率 :反映水中离子浓度,辅助判断污染类型(如盐类污染)。
检测意义 :
- 饮用水安全 :通过微生物、化学物质和感官指标保障饮用安全。- 生态环境保护 :COD、氮磷等指标用于评估水体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工业用水管理 :重金属、硬度等指标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范。
以上指标需综合检测,不同场景(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检测项目可能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