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没有确切的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肠癌的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多少倍。
一些观点认为,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胆囊具有浓缩、储存和排空胆汁的功能,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会持续不断地进入肠道。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具有致癌作用的刺激胆汁酸,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的比例会增加,可能促使肠黏膜发生癌变。有报道称大肠癌患者人群中,10%左右有过胆囊切除的病史,而非大肠癌人群中只有 5%左右有过胆囊切除历史。还有数据显示正常人大肠癌发病率为 0.13%,而切除胆囊患者大肠癌发病率为 0.43%。但这些研究只是关联性研究,并非因果关系研究,不能明确表明胆囊切除会直接导致肠癌发生风险增加。
也有许多研究表明胆囊切除与肠癌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英国科学家对 45 万多例行胆囊切除或未行胆囊切除的胆囊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肠癌与胆囊切除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哥本哈根的研究人员对 5928 名研究志愿者进行了长达 24.7 年的随访,发现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和结直肠癌等并无相关性。印度对 256 名有排便习惯异常等症状的患者进行调查,也发现结肠癌和胆囊切除手术没有明显关联性。
目前关于胆囊切除后肠癌发病风险是否增加以及增加多少尚无定论,还需要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