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超和李文娜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一对令人敬佩的“戍边夫妻”,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边疆,书写了新时代的家国情怀。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1. 背景介绍
徐乃超是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李文娜则是阿拉善左旗公安局的一名辅警。两人于2020年相识,2021年结婚。由于徐乃超长期在边境工作,婚后生活聚少离多。他们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
2. 主动请缨,共赴边疆
2022年初,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计划在边境地区组建抵边警务室。徐乃超得知消息后,第一个主动报名。李文娜得知丈夫的决定后,也毅然向组织申请,希望与丈夫一同前往边疆。经过当地政法委协调,两人被共同派驻到位于银根苏木查干扎德盖嘎查的警务室。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3. 艰苦环境中的坚守
夫妻警务室位于戈壁深处,距边境仅15公里,周边自然环境恶劣。这里常年风沙肆虐,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冬季则低至零下30摄氏度,年降水量不足蒸发量的1%。警务室初建时,条件十分简陋,仅有五间砖瓦房,饮用水和电力都需从远处获取,生活极为不便。
尽管如此,徐乃超和李文娜从未退缩。他们不仅承担边境区域的巡逻防控任务,还积极为当地牧民提供帮助。例如,徐乃超申请设立了爱民医疗室,免费为牧民发放药品和提供理疗服务;李文娜则用她的护理专业知识为牧民测量血压、送药,赢得了群众的爱戴。
4. 荣誉与精神传承
徐乃超曾作为中国第二批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夫妻警务室成立后,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守国亦守家,守家即报国”的家国情怀,成为边疆守护的典范。2023年,他们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五好家庭”,并多次登上央视等媒体,传播戍边精神。
5. 社会意义
徐乃超和李文娜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夫妻的家国担当,也彰显了戍边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为筑牢祖国北疆的安全稳定屏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对“戍边夫妻”的故事感人至深,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边疆建设中,共同守护祖国的安宁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