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种疾病+3种手术
重大疾病的界定需要从疾病定义、严重程度及治疗费用三个维度综合评估,具体如下:
一、重大疾病定义的核心标准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重大疾病主要包含以下两类:
-
28种常见重大疾病
涵盖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重大器官移植术等28种疾病,例如:
-
恶性肿瘤(含白血病、淋巴瘤等)
-
严重脑中风后遗症、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帕金森病
-
重大器官移植术(肾、肝、心等)
-
-
3种新增疾病
2020年修订版新增了尿毒症、严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疾病
二、评估维度与标准
-
疾病严重性
-
需满足"临床诊断属于ICD-10范畴"且"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例如深度昏迷、瘫痪、语言能力丧失等。
-
特定疾病如恶性肿瘤需满足"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
-
治疗费用巨大
-
需覆盖"主要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及"长期康复费用",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肾透析等。
-
保险公司通常设定赔付限额(如100万元)。
-
-
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 除医疗费用外,还需考虑"导致家庭长期失能或收入中断"的风险。
三、其他关键说明
-
免责条款 :若保险条款对疾病定义限缩(如排除早期肿瘤),可能被认定为"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
-
诊断流程 :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综合判断。
-
历史演变 :重疾定义历经多次修订,2020年规范将疾病数量增至28种,2025年进一步细化了疾病状态和赔付标准。
四、常见误区
-
早期疾病不赔 :部分产品对早期肿瘤、轻度疾病(如良性脑肿瘤)不承担赔偿责任。
-
自费药/进口药不赔 :需符合医保目录或合同约定。
建议投保时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关注疾病定义细则及免责条款,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