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现统一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有以下区别:
- 参保对象
- 城镇职工医保: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包括政府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等,以及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
- 城乡居民医保: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包括老人、全职妈妈、失业者、小孩等,不受户籍限制。
- 缴费方式
- 城镇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按月缴纳,金额与工资基数和缴费比例挂钩,其中用人单位出大头,个人出小头。例如,某员工月薪 1 万元,按国家规定个人缴纳 2%,即每月个人需缴纳 200 元。
- 城乡居民医保: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以政府补贴为主,按年缴纳。
- 缴费年限与退休待遇
- 城镇职工医保:一般男性需累计缴纳 25 年,女性累计缴纳 20 年(不同地区规定可能不同),达到退休年龄后,无需继续缴费即可享受医保待遇。
- 城乡居民医保:必须每年都缴费,如果中断就会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无论是否超过退休年龄。
- 报销比例
- 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较高,一般为 70%-95% 左右。在职职工住院报销比例为甲类 92%,乙类 70%-80%;退休职工住院报销比例为甲类 92%,乙类 70%-80%。
- 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为 60%-75% 左右。一级医院甲乙类分别为 80%、70%,二级医院甲乙类分别为 70%、60%,三级医院甲乙类分别为 60%、50%。
- 报销范围
- 城镇职工医保:报销范围通常更广,涵盖更多的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不仅包括住院费用、门诊大病费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等普通门诊也逐渐被纳入医保范围。
- 城乡居民医保:主要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的基本医疗需求,报销范围相对较窄,一些高端药品、特殊诊疗项目可能不在报销范围内。
- 就医管理
- 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较多,包括大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等,参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和需求选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医。
- 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参保人如果需要到上级医院就医,通常需要办理转诊手续,否则可能会影响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