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作为罗氏正骨第七代传人,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不仅在传统罗氏正骨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还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
罗辉的治疗手法以“稳、准、轻、快”为原则,这四个字概括了他的手法特点:稳定可靠,准确无误,操作轻柔且快速有效。这种手法能够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最小的痛苦,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疗效。例如,在处理骨折时,他会先通过敏锐的触感判断骨折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采用相应的复位技巧。对于横向骨折,他会沿着骨骼纵轴方向平稳有力地推动骨折端使其复位,而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额外损伤。
罗辉的手法还包括推、拽、按、捺等多种具体操作方式。其中,“推”用于调整骨折部位的位置;“拽”则是在遇到骨折重叠或嵌插时进行适度牵拉;“按”和“捺”通常用于微调骨折部位的位置,确保其完全对齐。他还擅长使用“三兼治”的方法,即同时矫正断骨(正骨)、拨正筋腱(正筋)以及恢复肌肉位置(正肌肉),这种方法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并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针对颈椎病等脊柱问题,罗辉也有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法。比如,“回头望月”、“定位旋扳法”、“压头侧顶法”等都是专门针对颈椎疾病设计的操作步骤,这些手法旨在缓解颈椎的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僵硬。
罗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椎管狭窄反应痛点”的概念,这一理念帮助提高了骨科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并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他还提出了“脊柱平衡论”,强调了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的重要性,这对于预防和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罗辉的独特治疗手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正骨技术,更在于他对整个治疗过程的理解和应用上的创新。他的治疗方法既考虑到了短期的康复效果,也关注到了长期的疗效稳定性,体现了中医正骨疗法的核心价值——以最小的创伤换取最大的健康收益。通过这些手法和技术,罗辉成功地帮助无数患者摆脱了骨伤疾病的困扰,重新获得了健康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