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中的“四邻指界”是指在调查过程中,通过确认宗地与相邻宗地的边界,明确权属范围的一种操作程序。以下从定义、法律依据、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1. 什么是四邻指界?
四邻指界是地籍调查中的重要环节,用于确认宗地与相邻宗地的边界,确保权属界线的清晰性和准确性。这一过程通常涉及现场指界、界址标定、宗地图绘制等步骤,确保地籍调查成果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2. 法律依据
四邻指界的规定主要来源于以下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明确土地权属的确认和登记要求,为地籍调查提供了法律基础。 - 《地籍调查规程》(GB/T 42547-2023)
对地籍调查的技术规范、成果质量等作出详细规定,包括界址确认和宗地图的绘制方法。 - 《土地登记办法》
第九条明确要求在办理土地登记时,应进行现场指界并形成权属界线协议,为四邻指界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
3. 操作流程
四邻指界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现场指界
调查人员组织土地权利人及相邻权利人到现场,共同确认宗地的边界。如果相邻权利人无法到场,调查人员会向其送达《现场指界通知书》。界址标定
在现场标定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果相邻权利人拒绝到场或无理由拒绝签字,可按“违约缺席指界”程序处理。绘制宗地图
根据指界结果绘制宗地图,标明宗地的边界、面积及相邻宗地信息。提交确认
将地籍调查表和宗地图提交给相邻权利人签字确认。如有异议,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逾期则确认结果自动生效。
4. 注意事项
争议处理
如果相邻权利人对界址有异议,调查人员应组织双方协商或依据地方习惯和现状确定界线。如有必要,可申请重新划界,相关费用由申请人承担。违约缺席指界程序
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 如双方违约缺席,界线由调查员依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 调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应在收到《指界结果确定书》后15日内提出申请,逾期不申请则结果生效。
5. 相关政策背景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地籍调查工作:
- 《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地籍调查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195号)
强调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管理,要求调查机构严格落实自检、质检和验收制度,确保成果的准确性。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地籍调查工作的指导意见》(桂自然资发〔2024〕45号)
提出完善地籍调查工作机制,推动地籍数据共享,构建“一码关联”管地模式。
6. 实际案例与建议
在办理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确权时,若相邻权利人拒绝签字,可向国土资源部门说明情况,依据《土地登记办法》按违约缺席指界程序处理。建议提前与相邻权利人沟通,避免因争议导致程序复杂化。
通过以上流程和规定,四邻指界能够有效保障土地权属的清晰性和合法性,为地籍调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