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新国标(GB811-2022)与旧国标(GB811-2010)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 适用范围的扩大
- 旧国标:主要针对摩托车乘员头盔,没有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标准。
- 新国标:首次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类型和技术要求纳入标准,填补了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领域的标准空白。
2. 产品规格的细化
- 旧国标:头盔尺寸规格分为大、中、小、特小4类,类型上主要分为全盔和四分之三盔两种。
- 新国标:结合中国人的头部形状特征,头盔尺寸规格增加至A、E、J、M、O5类,兼顾了未成年人和成人的佩戴要求。类型上提出了全盔、四分之三半盔、二分之一半盔等三种类型,适应了不同季节的使用需求。
3. 安全要求的提高
- 旧国标:对头盔的安全要求相对较低。
- 新国标:增加了护目镜耐磨性、头盔表面强度等指标,完善了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耐穿透性能等要求。
4. 头盔类型的区分
- 旧国标:将摩托车头盔分为A类和B类,A类适用于排量为125CC的乘员,包括全盔和四分之三盔两种类型,B类仅适用于125CC以下的乘员。
- 新国标:将头盔分为A类和B类,A类为摩托车乘员头盔,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和电动自行车乘员;B类为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仅适用于最高时速不大于25km/h的电动自行车乘员。
5. 其他方面的改进
- 新国标:还增加了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雾度),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的剪切力和头盔表面摩擦力等安全性能指标。
这些改进和变化,旨在提高头盔的安全性能,更好地保护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乘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