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地处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区交界地带。以下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中卫市位于东经104度17分至106度10分、北纬36度06分至37度50分之间,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包括黄河冲积平原、台地、沙漠、山地与丘陵五大单元,地势南高北低,市区平均海拔1225米。中卫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
2. 行政区划与人口
中卫市下辖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和海兴开发区,共有40个乡镇、443个行政村(村委会)和68个社区(居委会)。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08.04万人,户籍总人口122.15万人。
3. 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卫市经济发展迅速,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600亿元,达到600.25亿元,同比增长5.8%。全市经济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6.57亿元,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有所增长。
- 第二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27.3%和21%。
-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达323.85亿元,占GDP的54%,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卫市大力发展“四新”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基建、新业态),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380亿元,数字信息产业规模达100亿元。
4. 文化特色
中卫市文化底蕴深厚,黄河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和边塞文化在此交融。近年来,中卫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深入挖掘“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的文化内涵,打造展示黄河文明的窗口。
5. 历史沿革
中卫市历史悠久,秦代属北地郡,西汉为安定郡,北周置会州,隋设鸣沙县和丰安县,元设应理州。明永乐年间设宁夏中卫,清雍正年间改称中卫县。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中卫县先后划归银川专区、吴忠市管辖。2004年,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成为全国唯一沿用古代军事建制“卫”字称谓的城市。
总结
中卫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快速发展的经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沿革,成为宁夏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