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课后延时服务新规主要依据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五个严禁”进行规范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一、服务范围与时间规范
-
严格限定服务范围
- 课后服务仅安排在上课日完成国家课程及教学计划后,结束时间需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衔接;
- 早到校看管、午休看管、晚自习等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
-
禁止强制参与
- 坚持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 需充分征求家长及学生意见,明确服务内容、安全保障等细节后由家长自主选课。
二、服务内容与质量要求
-
丰富课程设置
- 以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非学科类活动为主,增设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及科学实践等;
- 允许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作业辅导,但禁止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
-
严控课业负担
- 个别“双减”试点地区周末仅允许开展兴趣类课后服务,不得变相增加学习压力。
三、收费与机构管理规范
-
规范收费行为
- 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擅自收费、捆绑收费或通过第三方机构收费;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减免费用,且需公示收费标准及课程内容。
-
严格机构准入
- 引入第三方机构需审核资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 校外人员须通过资格审查,不符合条件者禁止入校服务。
四、实施保障措施
- 经费保障:国家提高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明确用于支持课后服务;
- 数字化管理:推进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试点,优化家校沟通;
- 排查整改:各地需在2024年春季学期前全面排查并调整政策。
该新规旨在解决此前课后服务中存在的强制参与、变相补课、收费混乱等问题,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同时兼顾学生兴趣培养与减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