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医保报销新规定
一、筹资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
-
70周岁以上人员:
- 筹资标准:7526元/年
- 个人缴费:655元/年
- 财政补助:6871元/年
-
60-69岁人员:
- 筹资标准:7526元/年
- 个人缴费:825元/年
- 财政补助:6701元/年
-
超过18周岁、不满60周岁人员:
- 筹资标准:4506元/年
- 个人缴费:995元/年
- 财政补助:3511元/年
-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
- 筹资标准:2816元/年
- 个人缴费:355元/年
- 财政补助:2461元/年
-
大学生:
- 筹资标准:1546元/年
- 个人缴费:355元/年
- 财政补助:1191元/年。
二、医保待遇
-
普通门诊:
- 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CT、B超、血常规等检查费用,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项目,报销比例为30%。
- 门诊特殊病种:若检查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或门诊大病相关,报销比例可提升至50%-80%,具体依据参保类型及医疗机构等级调整。
-
住院期间检查:
- 若检查项目在住院期间进行,则纳入住院费用统一结算,报销比例为70%-90%,具体根据参保类型及费用分段调整。
-
大病保险补充报销:
- 对于高额自付费用(如癌症筛查等重大疾病相关检查),超出基本医保封顶线的部分可通过大病保险二次报销,比例达60%-65%。
三、连续参保和基金零报销激励机制
-
连续参保激励:
- 自2025年起,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可享受连续参保激励,每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1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省制定。
-
基金零报销激励:
- 自2025年起,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如果当年没有使用过包括门诊、住院在内的所有医疗费用的医保基金报销,那么可以在下一年度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同样也是每年提高不低于1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省份制定。
四、断缴再参保的待遇等待期
-
固定等待期:
- 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3个月。
-
变动等待期:
- 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 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有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则仍需至少等待6个月。
五、困难人群的帮扶补助
-
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低保边缘家庭老人、重残人员、以及高龄老人等:
- 政府对其个人缴费部分继续予以补助。
-
本市低保边缘家庭中60周岁以上人员:
- 个人在参保时缴纳120元,剩余部分由医疗保障部门给予资助。
-
其余困难人员:
- 给予全额补助。
以上就是2025年上海医保报销的新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