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修补、附加材料、钢板套筒
混凝土露筋的补救方法需根据露筋程度和工程要求选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案:
一、表面修补法(适用于浅露筋)
-
清理基层
用除锈剂清除钢筋表面锈迹,用钢丝刷或凿毛机清理松散混凝土,确保基底坚硬牢固。
-
湿润养护
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表面至湿润但无明水,可配合水泥油增加粘结性。
-
填充抹平
搭设临时平台,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充露筋部位,抹平后收光,养护7天。
二、附加材料修补法(适用于深露筋或大面积露筋)
-
清理基层
同表面修补法,需确保基底无浮尘和松散物。
-
填充材料
使用快干修补料、聚合物修补剂或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充露筋区域,填满后压实。
-
保护涂层
表面涂刷防水涂料或环氧树脂漆,提高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三、钢板套筒修补法(适用于严重露筋或承重结构)
-
凿除破损部分
用钢钎或电锤凿除露筋区域的薄弱混凝土,清理基底至露出坚实混凝土。
-
安装钢板套筒
将钢板套入露筋内部,用螺栓或焊接固定,确保与周围混凝土紧密搭接。
-
接缝处理
对接缝进行抹平压实,覆盖塑料薄膜养护7天。
四、重新浇筑法(适用于露筋严重且其他方法无效)
-
拆除破损结构
凿除露筋区域及周围薄弱混凝土,清理基底至符合设计要求。
-
支模浇筑
重新支模,采用高强等级混凝土浇筑,确保保护层厚度达标(≥1.5cm)。
-
养护管理
浇筑后24小时内避免振捣,终凝前抹光,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7天。
注意事项
-
修补前需复核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确保符合设计规范。
-
混凝土配合比应优化,避免因骨料粒径过大或振捣不足导致再次露筋。
-
养护温度需控制在15℃以上,避免因低温影响修补质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修复混凝土露筋问题,恢复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