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后未及时收面会引发一系列质量问题,具体后果如下:
一、表面质量问题
-
龟裂与裂缝
未收面时混凝土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易产生龟裂。高温或大风天气会加剧这一现象,导致表面出现细密裂纹,影响美观。
-
表面疏松与孔洞
若施工中未进行二次收面或覆盖保护,混凝土表面可能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降低表面强度和抗渗性。
二、结构安全隐患
-
强度与稳定性下降
表面裂缝会渗透至内部结构,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降低,可能引发结构安全隐患,尤其在承重部位风险更高。
-
渗漏风险
裂缝为水分和有害物质渗透提供通道,易引发渗漏问题,进一步腐蚀钢筋和基层结构。
三、施工效率与成本影响
-
修补成本增加
未收面问题需后期修补,如使用修补剂渗透处理,但效果有限且成本较高。
-
工期延误
修补工作会延长整体施工周期,影响工程进度。
四、其他影响
-
抗碳化能力减弱 :表面疏松导致抗碳化性能下降,缩短结构使用寿命。
-
施工规范违规 :未收面可能违反相关施工标准(如《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影响工程验收。
建议 :混凝土浇筑后应尽快进行二次收面,并覆盖养护材料(如塑料薄膜或草帘),避免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若已出现严重开裂,需采用专业修补剂并加强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