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浇筑中断后第二天继续浇筑的问题,综合相关施工规范和工程实践,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禁止直接续浇
-
结构性能影响
混凝土初凝后继续浇筑会形成冷缝,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影响整体使用寿命。
-
规范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施工缝应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部位,并按规范要求处理接缝。
二、特殊情况处理方法
-
初凝后浇筑
若混凝土已初凝,必须采用强制浇筑方式(如振动器振捣)确保接缝密实,避免冷缝。
-
分层浇筑
-
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1.5米,需在上一层初凝前完成。
-
分层时需清理基层浮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上,防止漏振。
-
三、施工注意事项
-
浇筑时间控制
-
主体结构浇筑后需等待至少24小时,或根据配合比和气温调整。
-
混凝土搅拌后需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避免冷缝。
-
-
施工缝处理
-
施工缝应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部位(如梁板交接处),并设置胀缝。
-
清理接缝处浮浆和松散石子,可涂刷减石混凝土增强结合力。
-
四、错误做法的潜在风险
-
电焊接触问题 :非电焊原因导致的施工中断不可行,必须按规范处理。
-
成本浪费 :未规划好施工方案可能导致材料浪费,如隔夜混凝土无法用于其他结构。
结论 :混凝土浇筑中断后第二天直接续浇不可行,必须按规范留置施工缝并采取强制浇筑或分层浇筑措施,确保结构质量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