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浇筑后出现离析现象的处理方法,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
及时搅拌
若发现混凝土离析,应立即停止浇筑,对离析部分进行强制搅拌,使各组分重新均匀混合。注意搅拌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引入过多空气或水分过快蒸发。
-
调整配合比
-
水灰比控制 :降低水灰比可提高混凝土黏聚性,减少离析风险。
-
砂率优化 :适当增加砂率使混凝土达到合适稠度,避免因砂率过低导致的离析。
-
骨料选择 :使用连续级配碎石,减少针片状骨料含量,改善混凝土工作性。
-
-
外加剂调整
-
适量添加减水剂或高性能混凝土添加剂,降低水灰比并保持流动性。
-
调整引气剂、缓凝剂等外加剂掺量,避免因流动性不足引发离析。
-
二、预防措施
-
材料控制
-
严把骨料质量关,杜绝含水量≥10%的砂子进入施工现场。
-
加强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检测,避免细度变化(如从19%降至38%)引发离析。
-
-
施工工艺优化
-
延长搅拌时间(再搅拌1-2分钟),但需防止过度搅拌。
-
采用分段加料、适时搅拌的方法,提高混凝土均匀性。
-
為运输车辆配备防离析装置(如密封罩),避免运输过程中离析。
-
-
环境管理
-
炎热夏季采取降温措施,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保湿,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
三、严重离析处理
若离析现象严重且频繁发生,需报废该批混凝土并重新配制。同时,应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排查,从源头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减少混凝土浇筑后的离析现象,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