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的完整方案,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常见缺陷类型及修补方法
-
露筋
-
修复范围:梁/柱主筋单处露筋≤10cm、合计≤20cm;墙/板≤20cm、合计≤40cm
-
修补步骤:凿除露筋部分→清理基层→湿润后抹1:2水泥砂浆或灌浆料→养护≥7天
-
-
麻面
-
修复范围:表面局部漏浆、粗糙,存在小凹坑
-
修补步骤:凿除松散混凝土→湿润后用同标号砂浆抹平→保湿养护
-
-
蜂窝麻面
-
修复范围:小蜂窝(直径≤500mm)→大蜂窝(直径>500mm)
-
修补步骤:凿除松动石子→灌浆料填塞→表面抹平→养护
-
-
孔洞/裂缝
-
修复范围:贯穿性孔洞、表面裂缝
-
修补步骤:凿除周围松散混凝土→支设模板→分层浇筑高强度细石混凝土→养护
-
-
烂根/酥松脱落
-
修复范围:模板根部缝隙漏浆、深层混凝土酥松
-
修补步骤:凿除烂根部分→灌浆料填塞→支模养护
-
-
剪力墙位移/涨模
-
修复范围:剪力墙错台、模板变形导致尺寸偏差
-
修补步骤:拆除变形部分→重新支模→高强度混凝土浇筑→养护
-
-
表面不平整/缺棱掉角
-
修复范围:施工缝结合不良、几何尺寸偏差
-
修补步骤:打磨修补面→支设模板→精细抹灰→养护
-
二、施工前准备
-
材料检查 :水泥、砂石、灌浆料等需符合设计要求,提供检测报告
-
设备准备 :电动砂轮机、抹子、灰桶等工具需正常
-
人员培训 :施工人员需掌握修补工艺,进行技术交底
三、施工程序与质量控制
-
缺陷检测 :拆模后由监理和施工方共同检查,记录偏差
-
修补方案选择 :根据缺陷类型选择灌浆、凿除、抹平等方案
-
施工规范 :
-
涂抹砂浆时厚度不小于10mm
-
养护时间≥7天,确保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
-
质量验收 :修补后重新检查尺寸、表面平整度,通知项目部验收
四、特殊注意事项
-
裂缝处理 :活动性裂缝优先采用灌浆法,静止性裂缝可用表面封闭法
-
安全防护 :高处作业需系安全带,使用电动工具时规范操作
-
环保措施 :减少粉尘污染,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五、预防措施
-
模板表面清理彻底,脱模剂均匀涂刷
-
浇筑时控制混凝土流动性,避免过满导致漏浆
-
定期检查施工设备,避免因机械故障引发缺陷
通过以上方案,可系统修复混凝土质量缺陷,确保结构安全与外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