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需要从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消费者维权等多方面入手,形成综合治理机制。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政府监管层面
-
完善法律法规
通过修订《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旅游经营者资质要求、合同规范及违规处罚标准,从源头上遏制不合理低价游。
-
强化跨区域合作
建立跨省联合执法机制,如贵州安顺市与贵阳文旅部门的协作案例,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合检查打击跨区域“不合理低价游”。
-
创新监管模式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实时监测,结合12345热线、网络舆情等数据源,精准发现和查处违规行为。
二、企业自律层面
-
坚守法律底线
依法合规经营,不超范围、不擅自变更行程,规范签订旅游合同,杜绝强制消费和虚假宣传。
-
坚持诚信经营
公开透明地宣传旅游产品信息,真实反映价格、行程、服务标准等,拒绝使用“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
-
强化服务意识
提升导游服务水平,按照规范提供专业指导,避免侵犯游客人身权等权益。
三、消费者维权层面
-
提升风险意识
警惕“买一送一”“低价团”等陷阱,选择信誉良好的旅行社,签订详细合同并核实费用构成。
-
主动维权举报
发现虚假宣传或强制消费时,及时向旅游监管部门、12345热线或媒体举报,配合调查提供证据。
-
支持行业自律
参与旅游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与普法活动,通过消费者组织联合维权,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四、市场机制优化
-
差异化产品供给
通过价格、行程分层,满足不同消费需求,避免市场过度依赖低价竞争。
-
强化旅游资源保护
加大对重点文化和旅游场所的监管,提升服务质量,从供给端遏制低价游的生存空间。
五、社会宣传引导
-
弘扬诚信文化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宣传理性旅游消费理念,提高公众对“不合理低价游”危害的认知。
-
建立信用体系
将旅游企业及从业者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平台,对违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施策,可有效遏制不合理低价游的蔓延,营造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