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又称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三维畸形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在冠状面上出现侧方弯曲(Cobb角≥10°),同时可能伴有椎体旋转和矢状面生理曲度异常。
一、主要病因
- 先天性因素
- 胚胎期脊柱发育异常,如半椎体、椎体分节不良等,导致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
- 特发性因素
- 最常见类型(占75%-85%),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激素或神经肌肉控制异常相关,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 继发性因素
- 神经肌肉疾病(如脑瘫、脊髓损伤)、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椎间盘退化)、外伤或长期不良姿势等。
二、典型症状
- 外观异常
- 双肩不等高、肩胛骨隆起(“剃刀背”)、腰部皱褶不对称、骨盆倾斜等。
- 功能影响
- 严重时可导致胸廓变形,影响心肺功能(如呼吸困难)或压迫脊髓神经(下肢麻木、大小便障碍)。
- 伴随问题
- 可能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泌尿系统畸形或神经纤维瘤病等。
三、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
- 体格检查:观察体态、前屈试验等初步筛查。
- 影像学检查:全脊柱X线(测量Cobb角)、CT/MRI评估骨骼和神经结构。
- 治疗原则
- 轻度(Cobb角<25°):通过姿势矫正、核心肌群锻炼(如游泳、吊单杠)改善。
- 中度(25°-45°):佩戴定制支具,抑制侧弯进展。
- 重度(≥45°或进展快):需手术矫正(如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防止器官功能损害。
四、注意事项
- 早期筛查:青少年需定期体态检查,尤其快速生长期(11-18岁)。
- 预防措施:避免单侧负重、保持正确坐姿,加强腰背肌训练。
更多详细诊疗方案可参考专业医学平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