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必须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法律法规依据
计量检定工作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这些法律法规为计量检定提供了法律框架和基本原则,明确了计量检定的范围、程序和责任。
2.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是计量检定的核心技术规范,针对不同类型的计量器具制定了详细的检定方法和技术要求。例如:
- JJG 687-202X 液态物料定量灌装机检定规程,适用于液态物料定量灌装机的准确性、重复性等关键指标的检测。
- 声波测井仪校准规范,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等领域的声波测井仪的校准和计量。
3.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
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检定工作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负责,这些机构需满足以下条件:
- 具备法人资格或经所属法人单位授权。
- 拥有与其检定项目相适应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设施和人员。
- 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
4. 检定规程的适用范围
计量检定规程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计量器具,包括但不限于:
- 长度、热学、力学、电磁学等领域的计量器具。
- 医疗计量器具,如血压计、人体秤等,需严格按照检定规程对外观、零位误差、示值误差等项目进行全面检测。
- 工业领域,如声波测井仪等,需确保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检定内容
计量检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外观检查:确认器具表面无损坏。
- 性能检测:测试器具的准确性、重复性、灵敏度等指标。
- 误差分析:评估器具的示值误差是否符合规定。
- 校准与调试:通过标准砝码或设备对器具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无误。
6. 实施要求
- 强检与非强检: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定,而非强制检定的器具也需要进行周期性溯源。
- 检定结果处理:检定合格的器具需张贴合格证并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器具需停止使用。
7. 实际案例
例如,在医疗领域,市场监管部门对血压计等计量器具进行上门检定,确保其量值准确可靠,并提醒医疗机构加强计量器具管理。
通过上述标准和方法,计量检定工作能够有效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