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旧复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 增加耕地面积:将农村废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复垦为农用地,有效增加了耕地资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土地支持。
- 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了农村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的问题,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
- 缓解用地矛盾:通过拆旧复垦腾退建设用地指标,以公开交易方式流转用于城镇建设,缓解了城镇发展新增用地不足的难题,实现了土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优化配置。
- 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 提供建设资金:复垦指标交易收益返还给农村,为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推动了乡村的发展和振兴。
- 增加农民收入:复垦指标收益扣除成本后,净收益主要归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农民通过拆旧复垦获得了财产性收入,同时还能保留农地继续耕作产生收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改善农村环境:对散乱、闲置、废弃的农村旧宅基地等进行整治,拆除了危旧房屋和空心村,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了乡村风貌,打造了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促进要素流动:拆旧复垦促进了城乡之间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拆旧复垦,农村可以获得城镇发展的资金支持,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在经济、社会和生活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 落实土地政策与制度改革
- 落实相关政策: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部署和要求的重要举措。
- 助推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落实 “一户一宅” 制度,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提高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退出利用方式,助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