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具体分类方式存在不同维度的划分标准:
一、按提出变更的主体分类
-
业主或设计变更
由业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目的包括提高质量标准、加快进度、节约造价等。
- 例如:业主要求增加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标准。
-
监理单位变更
监理工程师因现场实际情况(如地质条件变化)提出工程范围、进度或质量的调整。
-
施工单位变更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符(如地下障碍)时提出的变更。
二、按变更的内容和影响分类
-
重大工程变更
单项或一次性工程变更造价≥400万元人民币,或涉及结构型式、隧道位置等重大技术调整。
-
一般工程变更
单项或一次性工程变更造价<400万元,如局部材料替换、非关键路径调整等。
-
微小变更
仅影响局部工作内容或资源分配,对整体项目影响较小。
三、其他常见分类维度
-
按性质 :需求变更(客户要求)、设计变更(技术调整)、计划变更(进度调整)、执行变更(施工意外)。
-
按费用影响 :直接费用增加/减少、间接成本调整。
总结
工程变更分类需结合具体场景,既可以是按主体(业主/设计/施工),也可以是按内容(范围/时间/成本)或影响(重大/一般/微小)。不同分类标准适用于不同的管理需求,实际操作中需参考合同约定和行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