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贫监测的内容和方式如下:
监测内容
- 收入方面 :
- 省级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收入标准年度调整机制,从2024年3月14日起全省防止返贫监测标准调整为8800元。收入计算周期参照农户启动认定程序前12个月内家庭成员收入的总和计算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 返贫致贫风险 :
- 重点关注以下人群:脱贫户、低收入户、农村低保对象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动态新增农村危房户、饮水困难户、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农村残疾人家庭、多子女家庭、务工不稳农户、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生产资料遭受重大损失、无法外出务工、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户。
监测方式
- 农户自主申报 :
- 农户可以通过开通手机客户端、便民服务窗口等方式自主申报。不能自行申报的,可委托他人代为申报。
- 基层干部摸排 :
- 依靠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进行常态化排查,对申请农户、信息预警反馈和排查发现困难农户的家庭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及时发现拟纳入监测对象。
- 部门筛查预警 :
- 上级或有关部门根据数据比对筛查、分析研判,将预警数据和存在疑似困难农户有关信息反馈当地进行筛查。
- 平台监测分析 :
- 依托各类监督渠道反馈、平台监测分析等手段,拓宽风险预警渠道。
- 社会监督发现 :
- 通过12317防止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热线电话、社交媒体等渠道,掌握群众反映诉求、舆情热点等信息,拓宽风险预警渠道。
监测程序
- 识别纳入程序 :
- 按照“入户核查初判、数据比对、村级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公告确定”的程序识别监测对象。识别认定程序一般不超过15天。
- 帮扶措施 :
- 对识别为监测对象的,精准实施“一户一策”制度,明确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人。对新识别的监测对象,制定帮扶计划并在村级公示(不少于5天),公示工作需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批准识别监测对象后的10天内完成。
建议
-
加强政策宣传 :提高农户对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的知晓率,鼓励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主动申报。
-
完善监测机制 :定期对农户情况进行回访和评估,及时发现新出现的困难群众,将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
-
强化帮扶措施 :根据监测对象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发展需求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实效。
通过以上内容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防返贫监测,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