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是中原地区向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中地,素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以下是关于固始县及其相关人物的详细介绍。
固始县的历史背景
地理与行政
-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总面积2946平方千米。
- 截至2023年末,固始县常住人口100.26万人,城镇化率为47.56%。
历史沿革
- 固始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春秋中期为楚国寝丘邑,秦朝时期属九江郡。
-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固始由此得名。
- 历史上,固始县有四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固始人落户福建闽南地区,并逐渐迁往台港澳地区及世界各地。
固始县的文化特色
根亲文化
- 固始县被誉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是中原地区向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中地。
- 每年的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海内外人士的参与,促进了中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美食文化
- 固始县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如固始鹅块、固始萝卜等,这些美食不仅在当地享有盛名,也在全国乃至海外享有盛誉。
- 固始的饮食文化深深植根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中,成为固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始县的社会经济
经济发展
- 固始县形成了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经济发展迅速。
- 2023年,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24亿元,同比增长3.6%。
民生改善
- 固始县通过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两地共同富裕,推动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的落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 固始县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
固始县的名人
吴其濬
吴其濬是清朝河南唯一的状元,以植物学研究著称,著有《植物名实图考》等。
陈元光
陈元光是唐代开国将领,被尊为“开漳圣王”,为福建地区的开发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审知
王审知是五代时期闽国的建立者,被称为“开闽三王”之一,对福建地区的开发和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固始县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而闻名。无论是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还是现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固始县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活力。同时,固始县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固始县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固始县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沿革
- 古代:固始县历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当时为蓼国地。西周时期,境内有蓼国、蒋国、黄国、番国等国。春秋中期,楚国灭此地诸国,建期思县,固始彼时为期思县之潘乡,又名寝丘邑。秦朝时,属九江郡。西汉时期,于番乡(寝丘邑)置寝县。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刘秀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建立固始侯国,固始由此得名。
- 近代:民国时期,固始主要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管辖。1931年,中共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松树岗正式建立。1938年9月,日军分南北两路进犯固始,中国军队在富金山战役中奋起抵抗,9月7日固始沦陷。1947年,固始县部分地区解放,随后建立爱国民主政权。
- 现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固始县隶属于潢川专区。1998年,信阳撤地设市,固始为其辖县。2014年1月1日,固始正式成为河南省直管县,2018年1月正式回归信阳市管理。
文化背景
- 根亲文化:固始县历史上曾作为中原地区向东南沿海数次大规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深远的影响。这些入闽先人的后裔逐渐播迁至粤、台、港、澳及海外各地,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现象。每年承办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
- 历史人文:固始自古文风昌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之一。著名人物有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清代官员吴元炳、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余成斌等。
- 地方特产:固始柳编始于传统工艺,品种达到上千个,产品远销美国、法国等86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为“中国柳编之乡”。固始皮丝为清代贡品,制作历史至少有150余年,风味鲜美独特。
霍坤在固始县的社会活动和影响力
固始县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固始县与周边地区,尤其是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呈现出多方面的合作与发展态势。
经济合作
-
产业协同发展:
- 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设立该合作区,旨在推动两地在生态保护和绿色产业方面的协同发展。叶集区和固始县在产业规划、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交流对接,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
- 木竹加工产业:叶集区是华东最大的木竹集散地,固始县则利用其丰富的木材资源,发展板皮产业。许多叶集企业在固始县设立工厂,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
交通互联互通:
- 省际公交:2023年底,叶集区与固始县之间开通了两条省际公交线路,方便两地居民的出行。这些公交线路覆盖了多个乡镇和行政村,极大地促进了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
-
公共服务共享:
- 医保同城化:2024年11月,两地试点实施医保同城化政策,参保群众在两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享受同等的医保待遇。这一政策极大地便利了两地居民的医疗需求。
- 教育同城化:固始籍学生在叶集区接受教育不再受户籍和住房限制,可以直接报名入学。这一措施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文化交流
-
根亲文化活动:
- 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每年举办的根亲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华人前来寻根问祖,成为固始县与全球华人联系的重要桥梁。
- 民间文艺交流:固始县与叶集区之间开展了多次民间文艺交流活动,如书画联展、文艺汇演等,丰富了两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文化认同。
-
旅游合作:
- 旅游资源共享:两地文旅部门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推广精品旅游线路,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联合推介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