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被称为“苦县”的由来与老子及其母亲李氏的传说密切相关,具体原因如下:
一、传说背景
-
老子母亲的传说
根据历史记载,老子母亲李氏怀胎81年,因难产去世时抛左腋生下老子,生产过程极为痛苦。当地百姓为纪念她,将此地命名为“苦县”,以表达对母爱的敬仰。
-
改名的时间与影响
该名称始于春秋末年,即老子晚年或去世后不久,当时人们对老子的敬仰已达到极高程度。
二、名称的寓意演变
-
“苦”字的争议
-
初期因“苦”字直接体现母亲生产时的痛苦,故称“苦县”。
-
后因“苦”与“古”谐音,且寓意“苦尽甘来”,逐渐演变为“苦县”(hu),既保留了纪念意义,又蕴含哲学思想。
-
-
文化内涵的升华
随着道教文化的传播,苦县成为东方智慧的发源地。东汉边韶撰《老子铭》时,更将苦县与老子联系为“楚相县”,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地位。
三、历史沿革佐证
-
春秋时期的行政划分
春秋时期鹿邑分属陈国,称为“苦邑”或“鸣鹿县”,后因行政调整并入苦县。
-
名称的延续性
尽管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苦县(hu)的名称始终未改,直至现代仍沿用。
综上,鹿邑得名“苦县”源于对老子母亲的纪念,后因文化内涵的升华而固定下来,成为历史与文化交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