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养老金发放新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养老金调整改革
- 平均涨幅:2025年养老金的平均涨幅预计在2.5%-3%之间,这是养老金连续第21年上涨。
- 差异化调整: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缴费基数的不同,养老金调整会有所差异。例如,上海的养老金涨幅可能高于吉林。
- 提低控高:国家特别强调“提低控高”,对养老金低于6000元的人群额外增加20元,使低收入群体实际涨幅能达到5%。
2. 养老金领取政策调整
- 延迟退休年龄:自2025年1月1日起,国家计划用15年的时间,将职工的原法定退休年龄由60/55/50周岁逐步延迟到63/58/55周岁。
- 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起,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将从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采用渐进式推进,每年增加6个月,用10年的时间完成过渡。
3. 病残津贴政策
- 病残津贴领取标准:自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
- 病残津贴调整:国家要求各地基本养老金随生活水平逐年上调,病残津贴也会逐年上调。
4. 弹性退休制度
- 弹性提前退休:符合弹性提前退休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弹性提前退休,但需要符合相关规定。
5. 养老金补发时间
- 补发时间:大部分地区通常在7-9月完成补发。但今年由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全面上线,以及适老化服务改造同步推进,可能会导致一些地方手续办理较慢。
6. 个人养老金制度
- 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扩至全国:2024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由36个先行城市扩大至全国,并在制度上优化了产品供给,丰富了产品种类,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完善了领取条件和办法。
以上就是2025年养老金发放新制度的主要内容,这些调整旨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