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是用于标识医疗机构的唯一代码,涵盖了医疗机构的分类、登记注册类型、类别和管理代码等信息。以下是关于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的详细信息。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的定义和组成
定义
-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用于标识医疗机构的唯一代码,一般为9位数字或字母,包括8位本体代码和1位校验码。
- 该代码是每一单位始终不变的、唯一的法定代码,除代表某一机构外,无任何其他含义。
组成
-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由9位本体代码、连字符和1位校验码组成,引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1714)。
- 机构属性代码共13位,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2位机构登记注册类型代码、4位卫生机构类别代码和1位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四部分组成。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的编码规则
代码结构
- 组织机构代码的结构为“PDYXXXXX - X”,其中“PDY”固定不变,“XXXXX”为五位数字码,由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登记顺序统一编号,“X”为校验码。
- 代码的编码规则严格参照GB/T11714标准,确保每个医疗机构的代码唯一且不变。
校验码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与法人代码一致,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唯一性。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的用途
医疗机构管理
- 组织机构代码用于医疗机构的分类、统计和管理,确保医疗机构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登记、医疗保险登记等过程中,组织机构代码是必要的凭证。
信息交换和记录
- 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医疗机构的唯一标识,用于信息交换和记录,便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信息管理和查询。
- 在病案首页填写、医疗机构编码申请等过程中,组织机构代码是重要的填写内容。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的变更和查询
变更流程
- 医疗机构发生更名、合并、分离、迁址等情况时,应向发证机关提交相关材料,办理代码变更手续。
- 医疗机构依法注销、撤消时,应向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交回代码证。
查询方式
-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可以通过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官网进行查询,输入医疗机构名称即可获取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其中第9位至第17位即为组织机构代码。
- 在实际应用中,医疗机构代码的查询和管理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确保代码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是医疗机构的唯一标识,涵盖了医疗机构的分类、登记注册类型、类别和管理代码等信息。该代码的编码规则严格,用途广泛,包括医疗机构管理、信息交换和记录等。医疗机构在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办理代码变更手续,确保代码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如何查询医疗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
查询医疗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
- 访问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官方网站(https://www.gov.cn)。
- 点击首页上的【服务】按钮。
- 在页面左侧的服务分类中,找到并点击【机构场所】选项。
- 进入后选择【医院信息查询】功能。
- 在查询框内输入目标医院的名称,点击查询按钮,即可获得该医院的机构编号。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查询:
- 访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ww.nhc.gov.cn)。
- 在首页选择【数据查询】或【服务】栏目。
- 找到【医院执业登记】或【全国医疗机构查询】功能。
- 输入医院名称进行查询,即可获取相关信息。
-
微信“健康中国”公众号查询:
- 微信搜索并关注“健康中国”公众号。
- 点击底部菜单栏的【查询平台】。
- 选择【机构查询】功能。
- 按要求输入省份、医院名称和验证码,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看结果。
-
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查询:
- 访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官网。
- 在输入框中输入需要查询的医疗机构名称,点击查询按钮。
- 页面跳转后即可看到该医疗单位的列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第9位至第17位即为组织机构代码。
-
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查询:
- 访问所在地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 查找【医疗机构查询】或【政务服务】板块。
- 输入医院名称进行查询。
-
医院官方网站查询:
- 访问目标医院的官方网站。
- 在网站的“关于我们”或“联系我们”页面,通常可以找到医院的机构代码和其他详细信息。
-
电话咨询:
- 拨打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服务热线,提供医院名称或相关线索,请求帮助查询机构代码。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流程及所需材料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如下:
办理流程
- 提出申请:向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
- 提交材料:领取并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代表(负责人)审核表》,同时提交相关批准设立机构的文件、证照的原件及复印件。
- 审核与登记: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无误后办理登记手续。
- 领取证书:审核通过后,领取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所需材料
- 机构资格证书:经年检有效的企业营业执照、行政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团法人或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等机构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 单位公章。
-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报备的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经办人授权委托书:如通过法人单位申办,需提供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或经办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其他材料:根据当地要求,可能还需要其他材料,如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建筑设计平面图等。
注意事项
- 办理时限:整个办理过程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而异。
- 年度检查: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检查,不再使用的组织机构应当主动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 变更与注销:因故变更、遗失、损毁的,可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补发;组织机构依法终止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区别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区别如下:
定义
- 组织机构代码:是由国家为每个法人及其他组织机构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且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通常由9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加1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18位的代码,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它整合了原有的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等多种证照信息。
用途
- 组织机构代码:主要用于对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构进行唯一标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通行证使用。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仅用于身份识别,还集成了税务登记证号码等信息,简化了企业的登记流程,提高了政府监管效率,便于跨部门和地区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实施时间与背景
- 组织机构代码:自1989年起实施,作为各类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标识。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随着“三证合一”政策的推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取代了原有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代码结构
- 组织机构代码:由9位本体代码加1位校验码组成。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18位组成,包括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1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主体标识码(9位,即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1位)。
管理与使用
- 组织机构代码:在“三证合一”之前,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独立颁发的,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需要提供此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目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证照和登记管理中,企业只需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即可,无需再单独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