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滋阴派的鼻祖是朱震亨(朱丹溪)。
滋阴派鼻祖身份确认
滋阴派是中医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创始人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世尊称为朱丹溪。他是元代著名医学家,出生于浙江义乌,是“金元四大家”之一。
朱丹溪的医学贡献
- 理论创新:朱丹溪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认为人体阴气易损而难补,因此治疗时应重视滋阴降火。
- 临床实践:他善于应用降火药物,治疗多种疾病,其医术高明,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
- 学派影响:滋阴派的理论对后世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代表人物还有戴思恭、王履等。
朱丹溪的生平与求学经历
- 早年经历:朱丹溪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早年习儒,后因母亲病逝而立志学医。
- 师从名家:他40岁开始学医,拜寒凉派开创人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为师,深得其真传。
滋阴派创始人及其理论
姓名 | 别名 | 时代 | 籍贯 | 主要著作 | 主要理论 | 对后世的影响 |
---|---|---|---|---|---|---|
朱丹溪 | 朱震亨,丹溪翁 | 元代 | 浙江义乌 |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 滋阴学派形成与发展,影响东南亚医学 |
_ | _ | _ | _ | _ | 滋阴降火 | 提醒医生注重调整阴阳平衡,影响肾病治疗等 |
滋阴派学术思想及特点
学术思想 | 特点 | 理论基础 | 代表药物 | 实践应用 |
---|---|---|---|---|
阴气与阳气平衡 | 强调阴气不足 | 《黄帝内经》 | 黄柏、知母 | 滋阴补肾,治疗杂病 |
滋阴补肾 | 肾为阴之根本 | _ | _ | 对肾病治疗有重要影响 |
相火论 | 探讨内在火热病机 | 各家学说关于“相火”的见解 | _ | _ |
_ | 力倡滋阴降火 | _ | _ | 提醒医生注重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