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因治南有溪,且流传着东汉董黯“母慈子孝”的传说而得名。
关于慈溪得名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
因溪得名
- 大隐溪:慈溪原名句章,东汉时期,慈溪辖区内有条溪流叫大隐溪。相传孝子董黯因母思饮故里之水,便往返汲水奉母,乡亲们感于其孝行,便改呼大隐溪为慈溪。
- 慈江:慈溪的名字也可能来源于古代的溪流慈江,也叫天平江。慈江是北仑江的支流,发源于慈溪境内,贯穿整个慈溪区,最终注入东海。
因孝得名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慈溪县置县,首任县令房琯深受董黯孝行感动,遂将县名句章改为慈溪,并沿用至今。
总而言之,慈溪得名于“慈溪”这条溪流,以及东汉孝子董黯的“母慈子孝”传说。这一名称不仅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寄托了人们对慈爱与孝道的崇尚。
- 查阅史料:阅读关于慈溪的地方志、历史文献等,以获取更详细的历史信息。
- 参观遗址:探访慈溪的历史遗址、古迹等,实地感受慈溪的历史变迁。
慈溪地名由来及基本信息
项目 | 描述 |
---|---|
地名由来 | 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 |
地理位置 | 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宁波市代管,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 |
周边地区 | 东、东南接宁波市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 |
与大城市距离 | 东离宁波市区60千米,北距上海市148千米,西至杭州市138千米 |
面积 | 1361平方千米(另有说法为1754平方千米) |
常住人口(2024年末) | 188.9万人 |
户籍人口(2024年末) | 107.35万人 |
经济发展 | 长三角地区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
文化特色 | 有悠久的青瓷文化,是越窑青瓷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 |
慈溪历史沿革关键事件
时间 | 事件描述 |
---|---|
春秋时期 | 慈溪地区属于越国 |
秦代 | 设县,古称“句章” |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 因治南有溪,且流传东汉董黯“母慈子孝”的传说,遂更名为慈溪 |
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年) | 慈溪县印丢失,朱棣下旨将“溪”改成“谿”,重刻县印为“慈谿县” |
1954年10月 | 调整县境,将以植棉为主的镇海、慈溪、余姚3县北部划为慈溪县,移治浒山镇 |
1956年 | 复“慈谿”为“慈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