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和企业养老保险存在多方面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性质与定位
-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个人养老增加一份积累,提高养老收入保障水平。
- 企业养老保险: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第一支柱,主要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 缴费主体与方式
- 个人养老金:由个人缴费,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并在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使用现金、手机银行或个人网银等渠道向账户缴费。
- 企业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为 16% 左右,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 8% 左右。企业按月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连同企业自身应缴部分一同缴纳至社保经办机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由个人承担。
- 缴费金额
- 个人养老金:每年缴费上限为 1.2 万元,参加人可自主决定是全程参加还是部分年度参加,以及年度内缴多少、一次性缴纳还是分次缴纳。
- 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而变化,职工以本人工资为基数,在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300% 之间确定缴费基数。企业和职工按各自比例依基数缴费,工资越高,缴费金额越高,且没有明确的年度缴费上限。
- 账户管理
-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参加人有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和对应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信息记录、查询、缴费、购买产品、归集收益、领取等。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市场化运营。
- 企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企业缴费部分进入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用于支付职工退休时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即基础养老金);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入个人账户,用于负担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
- 领取方式
- 个人养老金:参加人一般要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时才能领取,可选择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领取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特殊情况下,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可提前领取。
- 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年限满 15 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一般情况下是按月领取直至去世。
- 用途与功能
- 个人养老金:除用于养老外,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还可用于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其资金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多元化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
- 企业养老保险: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专款专用,一般不能提前支取或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