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对患者外购药品的管理规定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防止用药风险,并规范医疗行为。以下是关于医院外购药品管理规定的详细信息。
药品采购、储存和使用规定
采购规定
- 适用范围:外购药品主要用于新技术、急诊、特殊治疗等特殊情况,医院现有用药供应目录无法提供的药品。
- 审批程序:医师需填写外购药品申请表,经科室主任、医务科审核,药剂科备案后方可外购。
- 知情同意:医师应告知患者外购药品的使用范围、用途及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或其授权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储存规定
- 药品保管:外购药品原则上由患者自行保管,特殊药品可由科室代为保管,需确认药品信息并签订相关协议。
- 冷藏药品:需冷藏或冷冻的药品,科室可代为保管,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使用规定
- 医嘱执行:外购药品需凭医师医嘱使用,护士严格按医嘱执行,确保用药安全。
- 不良反应监测:医师应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并汇报,确保用药安全。
药品质量控制和监督
质量控制
- 供货单位审查:医院应严格审查供货单位资质,确保从合法、正规渠道购进药品。
- 质量抽检:对入库药品进行质量抽检,确保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监督和管理
- 多部门联动:医务科、药剂科、纪检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工作联动,对外购药品进行监控,定期通报使用情况。
- 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开具外购处方,确保处方审核和管理规范化。
医保报销政策
报销流程
- 医保电子处方:患者凭医保电子处方、有效发票等材料在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审核报销。
- 异地就医:异地住院期间产生的外购费用需与住院费用一起结算,选择异地联网结算或回参保地报销。
报销比例
门诊和住院外购普通药品报销计入起付段、进入统筹,特殊药品按自费医疗补充保险待遇审核报销。
患者权益保障
权益保障
- 知情权:医师应充分告知患者外购药品的使用范围、用途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知情同意。
- 选择权: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外购药品,医院应提供透明的信息和选择。
纠纷解决
医院应设立公开透明的新药特供体系,减少患者对药品质量和价格的疑虑。
医院对患者外购药品的管理规定涵盖了采购、储存、使用、质量控制和医保报销等方面,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严格的制度和流程管理,医院可以有效防范用药风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对外购药品有哪些具体规定?
医院对外购药品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严格限制外购药品的使用:
- 原则上不允许在本院使用患者的外购药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主管医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 特殊情况包括:病情危急且医院内无备药或替代药品、一般病情但院内无法采购到药品等。
-
外购药品的使用条件:
- 患者或家属需提供证明药品合格的资料,如合格证书等。
- 使用前,患者或被授权人需签署《医院患者外购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并由临床医师开具处方。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一律由医院供给,不使用患者外购药品。
-
禁止诱导患者外购药品:
- 医师严禁以任何形式暗示或诱导患者去院外指定地点购买药品,不得与药品销售人员有经济联系。
-
外购药品的管理和责任:
- 使用外购药品时,医护人员应做好教育指导工作,严密观察病情。
- 未签订相关申请表或知情同意书、填写不完整的情况,若出现纠纷,责任由当事科室及个人承担。
-
外购药品的来源和质量要求:
- 患者需在《外购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确认来源,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 拒绝使用的情况包括:无法提供合法来源、无合格证书、标签不清、需特殊保管但无法提供符合条件、过期或即将过期的药品等。
-
监管和处罚措施:
- 医疗机构应建立外配处方使用监测、评价、预警、干预机制,定期对开具处方的临床科室、医师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
- 对不合理使用外购处方的临床科室及个人,及时预警并干预,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处理。
外购药品在医院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哪些流程和注意事项?
外购药品在医院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流程和注意事项:
流程规定
-
申请与审批:
- 由有处方权的医师填写《院外购药审批表》,注明患者信息、药品通用名、剂量、剂型、用法等。
- 经科主任签字(紧急情况除外,但事后需补签),医务部门审批备案后,方可开具院外购药处方。
-
知情同意:
- 患者或其授权人需签署《院外购药知情同意书》,明确使用范围、用途及相关注意事项。
- 住院患者需将知情同意书及有效凭证复印件附于病历中,病程记录中注明外购药品的基本信息。
-
药品查验与使用:
- 患者外购药品用药前,主管医师应查验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及相关购药凭证,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外购药品说明书进行配置和使用,并严格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注意事项
-
合法合规:
- 医师严禁以任何形式暗示、诱导患者到指定地点购药,不得与药品销售人员有任何经济联系。
- 外购药品必须是合法上市的药品,患者需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材料。
-
安全性与有效性:
- 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教育指导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置并汇报。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一律由医院供给,不使用患者外购药品。
-
医保报销:
- 若外购药品需医保报销,患者需确认药品在医保目录内,并在定点药店购买。
- 保留好购药发票、处方等相关凭证,以便顺利办理医保报销手续。
医院如何审核和管理患者外购的药品?
医院对患者外购药品的审核和管理通常遵循以下流程和规范:
审批流程
-
申请环节:由有处方权的医师填写《院外购药审批表》,注明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及外购原因,经科主任签字(紧急情况除外,但需事后补签),并由医务部门审批备案后,方可开具院外购药处方。
-
知情同意:住院患者需签署《院外购药知情同意书》,并将相关凭证复印件附于病历中;非住院患者也需签署知情同意书,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所在科室统一保管。
-
药品查验:患者在使用外购药品前,主管医师应查验药品的批准文号、有效期及相关购药凭证,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配置和使用。
管理规范
-
外购药品范围:原则上,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内的同类或相似作用药品不得外购,仅限于新技术、临床急救、特殊治疗等特殊情况。
-
禁止指定购药地点:医师不得以任何形式暗示或诱导患者到指定药店购药,也不得与药品供应商存在利益输送行为。
-
处方管理:外购处方需按照院内处方管理规定进行留存和管理,并纳入处方审核和专项点评的范围,定期通报外购处方使用情况。
-
药品安全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外购药品使用监测机制,定期评估外购药品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