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评价赋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一、核心评价指标与赋分标准
-
扰动土地情况
- 扰动范围控制(15分):严格控制在审批范围内得满分,擅自扩大面积按比例扣分。
- 表土剥离保护(5分):未实施或未及时剥离表土扣分。
- 弃土(石、渣)堆放(15分):未在水保方案指定区域堆放任一项即扣分。
-
水土流失状况(15分)
- 根据土壤流失总量与目标值对比赋分,超过一定阈值按每100立方米扣1分。
-
水土流失防治成效
- 工程措施(20分):土地整治、排水设施等未按时完成或质量不达标扣分。
- 植物措施(15分):植被恢复进度滞后或效果差扣分。
- 临时措施(10分):临时拦挡、苫盖等措施缺失或实施不到位扣分。
-
水土流失危害(55分)
- 发生水土流失事件(如滑坡、泥石流)直接扣至0分,并触发“一票否决”机制。
二、评分细则
-
扣分规则
- 扰动土地、防治措施等指标按问题严重程度分档扣分,例如:
- 工程措施未及时整治每处扣2分。
- 临时苫盖缺失每处扣1-2分。
- 不同规模项目扣分标准不同:
- 超过100公顷项目按单项扣分,小规模项目扣分加倍。
- 扰动土地、防治措施等指标按问题严重程度分档扣分,例如:
-
总分计算
- 各指标得分总和为最终评分,满分100分。
三、三色等级划分
等级 | 分数区间 | 判定标准 |
---|---|---|
绿色 | ≥80分 | 各项措施落实较好,无重大隐患。 |
黄色 | 60-79分 | 存在部分滞后或轻微问题,需限期整改。 |
红色 | <60分 | 措施严重滞后、发生危害事件或整改未落实。 |
特殊情形: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危害或拒不整改的项目直接评为红色,总分归零。
四、应用场景
该标准主要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评价,通过季度/年度评分动态反映工程合规性。其他领域(如教育)的三色评价可参考类似框架,但指标和赋分需根据场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