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至1540年正式建成,历时 168年 。其修建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初步建设阶段(1372-1435年)
嘉峪关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最初以防御蒙古侵扰为目的,建设了内城、外城、罗城等基础防御设施。
-
完善与扩建阶段(1436-1540年)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对嘉峪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设了瓮城、城壕,并完善了防御体系,使其成为西北边疆的重要军事枢纽。
嘉峪关的修建不仅体现了明代长城的军事智慧,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其防御体系以“重城并守”为核心,包含“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的布局,至今仍具有极高的历史与军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