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是一种广谱、高效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其生产工艺涉及多个复杂的化学步骤,包括合成、分离和纯化等。以下是草铵膦生产工艺流程图的详细描述及其主要生产工艺的比较。
草铵膦生产工艺流程图
热裂解-ACA工艺
- 步骤一:在高温下以甲烷和三氯化磷为原料热裂解制备甲基二氯化膦(MDP)。
- 步骤二:丙烯醛在低温下一步制得丙烯醛氰醇乙酸酯(ACA)。
- 步骤三:MDP与ACA在过氧特戊酸叔丁酯(bpp)引发下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3-乙酰氧-3-氰丙基)-甲基膦酸正丁酯。
- 步骤四:通过胺化水解得到d,l-草铵膦铵盐。
格氏-Strecker工艺
- 步骤一:亚磷酸三乙酯与甲基格氏试剂反应制备甲基亚磷酸二乙酯。
- 步骤二:甲基亚磷酸二乙酯与丙烯醛反应生成1-二乙氧基-3-(乙氧基甲基膦酰基)丙烷。
- 步骤三:稀酸水解得到3-(甲基羟基膦酰基)丙醛。
- 步骤四:与碳酸氢铵及氢氰酸反应,环合得到海因衍生物。
- 步骤五:氧化钙水解,二氧化碳通入反应液去除钙离子,得到草铵膦铵盐。
铝法-Strecker工艺
- 步骤一:三氯化磷、氯甲烷、三氯化铝络合/解络的方法制备甲基二氯化膦(MDP)。
- 步骤二:MDP制备甲基亚膦酸二乙酯。
- 步骤三:甲基亚膦酸二乙酯与丙烯醛反应生成1-二乙氧基-3-(乙氧基甲基膦酰基)丙烷。
- 步骤四:稀酸水解得到3-(甲基羟基膦酰基)丙醛。
- 步骤五:与碳酸氢铵及氢氰酸反应,环合得到海因衍生物。
- 步骤六:氧化钙水解,二氧化碳通入反应液去除钙离子,得到草铵膦铵盐。
主要生产工艺的比较
连续化程度
- 热裂解-ACA工艺:完全连续化。
- 格氏-Strecker工艺:半连续化。
- 铝法-Strecker工艺:半连续化。
工艺优势
- 热裂解-ACA工艺:总收率高,环境友好,三废排放少。
- 格氏-Strecker工艺:技术壁垒低,易于产业化。
- 铝法-Strecker工艺:设备投资小,综合成本较低。
工艺劣势
- 热裂解-ACA工艺:反应条件要求高,设备昂贵。
- 格氏-Strecker工艺:安全隐患大,三废排放多。
- 铝法-Strecker工艺:反应过程危险,三废问题严重。
生物制造技术
生物高纯精草生产技术
- 技术简介:利用生物催化技术,如酰胺酶、脱乙酰基酶等,制备高光学纯L-草铵膦。
- 优势: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 应用:已在万吨级生产线上实现应用,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多样,包括热裂解-ACA、格氏-Strecker和铝法-Strecker工艺。每种工艺在连续化程度、工艺优势、劣势方面各有不同。生物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通过生物催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环保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