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期通常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 TNM 分期系统,主要基于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范围、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等因素来划分。以下是一般情况下肿瘤 1-4 期的分期标准:
- Ⅰ 期(早期):肿瘤通常较小,局限于原发部位,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例如,在直肠癌中,T 分期为 T1(肿瘤侵犯到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到肠壁的肌层,但以浅肌层为主),且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M0(无远处转移)。
- Ⅱ 期:肿瘤侵犯程度较深,但仍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如直肠癌的 T3(肿瘤侵犯到深肌层,甚至穿透肌层到了浆膜下)、T4(肿瘤已经侵犯到了直肠的浆膜,或者突破浆膜,侵犯了其他器官),同时 N0、M0。
- Ⅲ 期:无论肿瘤的侵犯深度如何,只要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没有远处转移。比如在肺癌中,可能出现 N1(肺门淋巴结转移)、N2(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而 M0。
- Ⅳ 期(晚期):肿瘤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如肝、肺、骨等部位的转移。例如肺癌出现脑转移、骨转移,或者直肠癌出现肝、肺转移等,即 M1。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肿瘤在 TNM 分期的具体定义和标准上会有所差异。例如,在肺癌中,T1 是指肿瘤直径小于等于 3cm,T2 是肿瘤直径 3 - 5cm 等。而在乳腺癌中,T1 是指肿瘤最大径小于等于 2cm 等。因此,准确的肿瘤分期需要结合具体的肿瘤类型以及详细的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