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材料要求、施工流程、工艺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材料要求 :
-
水泥 :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且不大于10小时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宜为32.5或42.5,对于特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公路,可选用强度等级更高的水泥。使用前,必须对水泥进行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
石灰 :宜采用消解石灰或磨细生石灰。消解石灰的有效钙镁含量应不低于55%,含水量不宜超过4%;磨细生石灰的有效钙镁含量应不低于60%。石灰在使用前应进行充分消解,消解时间一般为7-10天,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扬尘和碳化。
-
粉煤灰 :粉煤灰中SiO₂、Al₂O₃和Fe₂O₃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超过20%。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²/g,使用前应进行细度、烧失量等指标的检验。
-
集料 :基层集料的压碎值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应大于26%,对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应大于30%。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且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15%,含泥量不超过3%。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
水 :凡饮用水均可用于基层施工,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符合现行《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方可使用。
- 施工流程 :
-
施工准备 :对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其平整度、压实度、高程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坑洼等现象。
-
混合料配制 :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合料的配制,确保各材料比例符合要求,以获得较好的抗裂性能和减少离析。
-
摊铺与压实 :采用摊铺机进行混合料的摊铺,按照先轻碾、后振动碾压、再胶轮碾压的顺序进行压实,确保压实度和平整度。
-
养护 :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防止基层开裂和强度不足。
- 质量控制 :
-
原材料检验 :所有原材料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
施工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
验收标准 :施工完成后,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17》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这些细则为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