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3日,120万元一针的抗癌针(CAR-T疗法药物)尚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无法直接报销。以下为具体说明及替代保障方案:
一、医保报销现状
-
未进入医保目录
CAR-T疗法药物因上市时间短、价格高昂,暂未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属于医保目录外项目。医保基金优先覆盖基础医疗需求,对年治疗费用超过30万元的药物有严格限制。 -
医保政策导向
国家医保局明确“保基本”原则,强调基金可承受范围和群众经济负担。目前医保目录内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过30万元,120万元/针的CAR-T药物远超此标准。
二、替代保障方案
-
商业医疗保险
- 百万医疗险:部分产品(如医享无忧)包含特药责任,明确覆盖CAR-T疗法费用,年保费几百元可获数百万元报销额度。
- 惠民保:全国多地推出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如“惠民保”),已将CAR-T药物纳入保障范围,可分担部分费用。
-
其他医疗险服务
高端医疗险可覆盖公立/私立医院、外购药及海外新药,但保费较高,适合有特定需求人群。
三、未来可能性
-
医保谈判动态
CAR-T药物虽已通过医保形式审查,但因价格过高、经济性不足未进入谈判环节。未来需依赖药企降价或医保政策调整。 -
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竞争,CAR-T疗法成本可能下降,更多地方医保或商保或将其纳入保障范围。
建议:短期内可优先配置含特药责任的百万医疗险或地方惠民保,以覆盖CAR-T疗法费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