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的11段线是由近代地理学家傅角今主持划定的。以下是相关背景信息:
-
人物背景
傅角今(1895-1965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并留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是国民政府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
-
划线时间与机构
他在1920年代主持了南海诸岛的接收与勘界工作,绘制了南海11段线图,明确了中国对南海大部分区域的主权。该划分在1943年提交给美国国务院,成为后续国际法文件的基础。
-
历史意义
-
11段线覆盖了南海约80%的海域,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岛礁为基础的“U形”疆界。
-
该划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尤其是与希腊在爱琴海的11段线形成对比,后者因线距土耳其海岸过近引发争议。
-
-
后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重新绘制了南海疆界线,调整为9段线,主要调整了与越南、菲律宾的边界。但历史上的11段线仍具有重要的法律和历史价值。
综上,11段线是傅角今在民国时期主持划定的,奠定了中国南海疆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