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原学特点、疫苗接种率、早期筛查和发现方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等。
病原学特点
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
上海本轮疫情的新冠病毒分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其特点为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临床症状不典型。这种变异株的特性使得感染者在早期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从而增加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
病毒毒性减弱
张伯礼院士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性相对较弱,临床表现较轻,很多感染者感染后短时间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病毒毒性的减弱使得感染者在感染初期不易被察觉,进一步提高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
疫苗接种率
高接种覆盖率
上海新冠疫苗接种总量已超过5500万剂次,2200多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100多万人完成了加强针接种。高接种覆盖率增强了人群的免疫力,减少了有症状感染者的数量,从而提高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
疫苗的保护效果
疫苗接种后,人群免疫力增强,病毒在体内的载量虽然检测得到,但毒力难以发挥出来,表现为无症状。疫苗的保护效果使得感染者在感染后不易出现严重症状,进一步增加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
早期筛查和发现方式
大规模核酸筛查
上海通过区域网格化的核酸筛查,发现了一定数量的阳性感染者,包括处于潜伏期和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大规模核酸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感染者,减少了有症状感染者的数量,从而提高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
监测哨点
有症状的感染者往往是在出现症状后,因症就诊过程中在医院发热门诊或者药店被监测哨点发现。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核酸检测、人群筛查等方式发现,这也使得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被更多地统计和报告。
人口年龄结构
中青年为主
上海本轮疫情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40.6岁,中位数年龄40岁,60岁以下的比例占84.5%。中青年人群通常健康状况良好,机体抵抗力较强,因此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较高。
健康状况良好
感染者总体以中青年为主,健康状况良好,机体抵抗力较强,相应的无症状的比例也较高。良好的健康状况使得感染者在感染后不易出现严重症状,进一步提高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
上海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原因主要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大规模核酸筛查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无症状感染者在疫情中占据了较大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