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在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包括温室大棚养殖等多种形式,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大棚养殖项目及其所在位置:
-
张掖市临泽县:在张掖市临泽县鸭暖镇丰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里利用鱼光互补温室大棚进行鲈鱼和彩虹鲷的养殖,实现了养殖业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模式。
-
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在该地区,有养殖户郑文凡通过温室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这种养殖方式具有进排水容易、抗风能力强、内部环境稳定等特点,为内陆地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
-
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帅堡村计划建设15座香菇大棚,用于农户自主经营,而中心村则计划新建74座食用菌大棚,投放50万棒香菇菌棒,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
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蔡河村:这里规划建设了一个规模达到20座食用菌大棚的种植示范基地,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持续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
华亭市东华镇裕光村:除了种植多肉植物外,孙香芸还种植了几棚草莓,利用温室大棚的优势,在春节期间吸引市民前来采摘游玩。
-
酒泉市瓜州县梁湖乡岷州村:这里建成了日光温室鳞次栉比、钢架大棚排列整齐的戈壁农业示范园区,村民们在这里种植蔬菜瓜果,提高了收入水平。
-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布楞沟村:随着通路通水条件的改善,村里建立了多个养殖场,羊存栏超过2000只,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
白银市景泰县一条山镇石门村:这里的温室大棚里种植着各种蔬菜,如番瓜、茄子、西红柿等,形成了连片的日光温室基地,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赵堡村:这里的温室大棚内种植火龙果等作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示了冬季也能生产新鲜果蔬的可能性。
甘肃省内多个地方都有开展温室大棚养殖或种植的实例,从张掖到兰州,再到庆阳、天水等地,不同地区的温室大棚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这些案例表明,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支持,温室大棚养殖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农产品产量,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