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施工时,通常的顺序是先进行找坡层的施工,然后再做找平层。这样的施工顺序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
排水需求:找坡层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屋面具有适当的坡度,以便雨水能够顺利排向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导致渗漏。因此,找坡层需要首先设置好,以保证整个屋面的排水性能。
-
找平需求:找平层位于找坡层之上,其目的是在找坡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个平整的工作面,为后续的防水层或其他覆盖材料(如瓦片、金属板等)提供良好的基层条件。找平层有助于确保这些上层材料铺设得更加均匀和平整。
-
施工便利性:在完成找坡层之后再进行找平层施工,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最终表面的平整度和坡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处理两层之间的结合问题,比如设置分格缝来适应热胀冷缩的影响。
总结来说,屋面的典型构造自下而上通常是结构层、保温层(如果有的话)、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以及最后的保护层或装饰层。不过,具体的施工顺序也可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的材料和当地的建筑规范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