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中,通常先施工找坡层,再施工找平层,原因如下:
- 找坡层的作用:找坡层主要是按照设计的排水方向,做出一定的缓坡,以便将屋面雨水有组织地疏导到建筑物和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中,避免积水。如平屋面采用材料找坡时,坡度宜为 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 1%;水落口周围直径 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 5%。
- 找平层的作用:找平层是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为其上面铺设的面层、防水或保温层提供一个平整、坚实的基层。比如在屋面工程中,防水层对基层的平整度要求较高,需要找平层来保证。
- 施工顺序:先施工找坡层,形成排水坡度,然后再施工找平层,在找坡层的基础上进行整平,使表面平整度满足后续施工要求。例如在屋面施工中,基层处理完成后,先进行找坡层施工,包括弹线找坡度、铺设保温材料找坡等步骤;找坡层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找平层施工,通过基层清理、洒水湿润、拉线找坡贴灰饼、冲筋等工序,最后压实抹平、二次压光并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