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黄氏家族黑社会性质组织长期盘踞当地,其背后庞大的“保护伞”网络涉及多个关键领域,具体特征及处理结果如下:
一、保护伞构成特点
-
公职人员深度渗透
家族通过经济利益拉拢腐蚀97名公职人员,涉及公安、国土、税务等部门,其中公安系统内部长期存在“内鬼”,包括3任公安局长及基层派出所负责人。黄鸿发四哥早年犯下命案未被处理,正是家族成员在政法系统内运作的结果。 -
政商勾结模式
采用“以黑养商、以商培权、以权护黑”策略,通过垄断矿产、运输、农贸等十多个行业获取20余亿元非法收益,并以此资金维系保护伞关系。例如原昌江县委常委、公安局长麦宏章等人长期包庇犯罪活动。
二、保护伞处理结果
-
司法审判
2020年一审判决中,7名核心“保护伞”被判有期徒刑15年至2年半,包括原副县长周开东、公安局长麦宏章等。纪检监察机关共对109名涉案公职人员立案审查调查,其中包含多名关键部门负责人。 -
系统性追责
案件暴露出当地监管长期缺失,部分执法部门对黄氏家族30年间的58起刑事案件(致2死16伤)未有效干预,纵容其形成“黑白共生”生态。
三、案件暴露的深层问题
- 政治生态破坏
黄氏家族通过保护伞严重干扰基层政权运作,导致昌江政治生态恶化,公权力公信力受损。 - 经济垄断危害
非法控制砂石、农贸等民生领域,通过暴力手段收取天价摊位费,查封资产达25.3亿元(含167套房产),直接损害民众经济利益。
该案作为海南建省以来最大涉黑案,其保护伞规模及政商勾结程度凸显基层治理中的系统性漏洞,成为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