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了以下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
- 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与强化理论武装: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明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常态化、制度化路径,这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所在,是确保文化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根本保障。通过强化理论武装,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思想基础。
- 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激发文化企事业单位活力,推动文艺创作从 “高原” 向 “高峰” 迈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格局,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针对网络空间这一新兴文化传播平台,提出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具体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成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阵地,但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给文化安全带来新威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维护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和技术手段应用,为人民群众营造清朗、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 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旨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和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文化魅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